重庆市民礼仪手册正文?全部内容.

重庆定制西装纽扣店-重庆定制西装纽扣店在哪里

]<<重庆市民礼仪手册>>正式出炉。《手册》有些什么具体内容?记者细细阅读后发现,涉及仪容姿态、服饰、相识、交谈、访送等十大方面,具体到穿着打扮、乘车乘船、公共场合、婆媳邻里礼仪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

1 仪容礼仪

异性面前不化妆

头发不能油腻、口腔不能有异味,应仪容整洁出现在公共场合。而经常在车上出现的拿着镜子化妆的行为不可取。

礼仪手册建议,化妆有度,化妆应在专门房间进行,不要在异性面前化妆;化妆切忌过重过浓,如妆面出现残缺,应及时避开他人补妆;不借用他人化妆品,不讨论他人的化妆。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常见的坐姿有七种:正襟危坐式适合最正规场合;垂腿开膝式,男士适合在正规场合;双腿叠放式,穿短裙女士适合在正式场合;双脚交叉式,男女适合各种场合;双腿内收式,一般场合男女皆适用;前伸后屈式,女士适用的最优美坐姿;大腿叠放式,男士非正式场合适用。

2 服饰礼仪

西装不配白袜子

在正式场合,男士应着冷色调的上下同色套装。西装与鞋袜的搭配尤其需要注意:穿西装不能穿步鞋、凉鞋和旅游鞋,庄重的西装宜搭配深褐色皮鞋和深色袜子。除白色西式套装外,西装不能穿白色袜子。女士穿西装,宜扣好全部纽扣。

戒指不要满手戴。不同的手指戴戒指有不同的含义。食指表示正在求偶,中指表示正在热恋,无名指表示已婚,小指表示单身或者独身,中、食指同时戴暗示已婚且夫妻感情很好。

3 相识礼仪

不要随便称“**”

对服务人员,大家一般按性别不同称“**”、“女士”或“先生”。但由于“**”一词在某些地方有特殊含义,所以应谨慎使用这个称谓,可称呼“您”、“服务员”、“营业员”等。

在介绍他人时,一般遵循: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晚到者介绍给先到者。

4 交谈礼仪

目光对视不慌张

在交谈过程中,注视对方是起码的礼仪要求,而且目光要随着谈话内容的发展而变化。

交谈过程中可能出现双方目光对视的情况,这时最好稳重一点,不要惊慌,自然地让其对视1-3秒钟,然后将目光缓缓移开即可。

5 访送礼仪

夏天不宜多拜访

拜访别人的家要选择适当时机。重庆夏天炎热,容易使人心烦气燥,而且穿戴举止也不方便,所以在夏季不宜安排太多拜访活动。而如果到工作单位拜访,最好不选择星期一;此外,家中拜访尽量避开午休和用餐时间。

赠送客人礼品时,也有禁忌。传统认为“好事成双”,但一般不送“4”;一般不送白色物品,而送喜庆的红色;不能给老人送钟、给夫妻送梨;不能给健康人送药品、给异性朋友送皮带等贴身物品。

6 通信礼仪

问候短信不转发

电话、书信、短信成为人们之间沟通的桥梁。不过,礼仪手册建议,一般工作电话每次通话时间不要超三分钟。

如今节假日短信满天飞,人们常收到很多相同短信。礼仪手册认为,给不太熟悉的人发短信最好署名,短信的内容应文明、礼貌,节日问候短信最好不要随便转载抄袭。开会时与人交谈和接发短信都是不恰当的。

7 餐饮礼仪

火锅不能用嘴吹

在餐饮礼仪中,专门将重庆最有特色的火锅用餐礼仪写了一节。

吃火锅时,不能光着膀子、穿短裤和拖鞋。点菜也有讲究,一般先请客人点;如主动为客人点菜,应先征求客人意见,照顾客人的口味。

从锅中捞取食物后,将食物在油碟中放置片刻,降温并和调料。如放置后仍比较烫,千万别用嘴去吹,以免给人唾沫星子乱飞的感觉。吃下去的食物切忌吐出来;如遇特殊原因,可用餐巾遮掩取出放在渣盘里。用过的餐巾纸不能扔在地上。

8 居家礼仪

配偶短信不翻看

“相敬如宾、白头偕老”,说明夫妻之间的幸福生活,也需要遵循一定礼仪。其中最难做的就是尊重隐私。

礼仪手册建议,夫妻之间要相互信任,坦然面对对方与异性朋友的交往,善于给对方留出隐私空间,不随便翻看配偶的短信。

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礼仪手册建议,常回家看看,常听婆婆话家常。最重要的是,婆婆的生日要记在心间,如果媳妇能记住婆婆生日,并在婆婆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礼物,或为她做一顿饭,请几位婆婆的朋友来聚聚,会让老人很感动。

9 出行礼仪

行走不要吃东西

大街上有稀奇立即有一大堆人围观,这也是不礼貌的行为。礼仪手册建议,市民在大街上行走时,不要吃东西,不要在路上久停攀谈或者围观看热闹,更不能成群结队在街上打闹。

重庆是个爬坡上坎的城市,在上下台阶时,也要讲究一定的礼仪规范:上坡时,让尊者或女士走前面;下坡时,让尊者或女士走在一人之后,这是为了安全。此外,重庆天气潮湿,台阶容易湿滑,上下台阶不可推搡前面的行人或硬性抢道。

10 公共礼仪

探病最好不送花

到医院探望病人,很多人都提一篮水果,捧一束鲜花。其实鲜花并非最合适的探病礼物,特别是对花粉过敏者。送水果比较好,如送苹果象征“平安”,送桃子象征“逃过此劫”,送红包表示实实在在。而对长期住院的人,可送病人偏爱的杂志或书籍。探病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内。

重庆人爱喝茶,爱在茶馆打麻将、打牌和下棋。礼仪手册建议,茶馆打牌不能以为目的,游戏过程也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更不能出口成“脏”和吸烟。

手册》有些什么具体内容?记者细细阅读后发现,涉及仪容姿态、服饰、相识、交谈、访送等十大方面,具体到穿着打扮、乘车乘船、公共场合、婆媳邻里礼仪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

1 仪容礼仪

异性面前不化妆

头发不能油腻、口腔不能有异味,应仪容整洁出现在公共场合。而经常在车上出现的拿着镜子化妆的行为不可取。

礼仪手册建议,化妆有度,化妆应在专门房间进行,不要在异性面前化妆;化妆切忌过重过浓,如妆面出现残缺,应及时避开他人补妆;不借用他人化妆品,不讨论他人的化妆。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常见的坐姿有七种:正襟危坐式适合最正规场合;垂腿开膝式,男士适合在正规场合;双腿叠放式,穿短裙女士适合在正式场合;双脚交叉式,男女适合各种场合;双腿内收式,一般场合男女皆适用;前伸后屈式,女士适用的最优美坐姿;大腿叠放式,男士非正式场合适用。

2 服饰礼仪

西装不配白袜子

在正式场合,男士应着冷色调的上下同色套装。西装与鞋袜的搭配尤其需要注意:穿西装不能穿步鞋、凉鞋和旅游鞋,庄重的西装宜搭配深褐色皮鞋和深色袜子。除白色西式套装外,西装不能穿白色袜子。女士穿西装,宜扣好全部纽扣。

戒指不要满手戴。不同的手指戴戒指有不同的含义。食指表示正在求偶,中指表示正在热恋,无名指表示已婚,小指表示单身或者独身,中、食指同时戴暗示已婚且夫妻感情很好。

3 相识礼仪

不要随便称“**”

对服务人员,大家一般按性别不同称“**”、“女士”或“先生”。但由于“**”一词在某些地方有特殊含义,所以应谨慎使用这个称谓,可称呼“您”、“服务员”、“营业员”等。

在介绍他人时,一般遵循: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将晚到者介绍给先到者。

4 交谈礼仪

目光对视不慌张

在交谈过程中,注视对方是起码的礼仪要求,而且目光要随着谈话内容的发展而变化。

交谈过程中可能出现双方目光对视的情况,这时最好稳重一点,不要惊慌,自然地让其对视1-3秒钟,然后将目光缓缓移开即可。

5 访送礼仪

夏天不宜多拜访

拜访别人的家要选择适当时机。重庆夏天炎热,容易使人心烦气燥,而且穿戴举止也不方便,所以在夏季不宜安排太多拜访活动。而如果到工作单位拜访,最好不选择星期一;此外,家中拜访尽量避开午休和用餐时间。

赠送客人礼品时,也有禁忌。传统认为“好事成双”,但一般不送“4”;一般不送白色物品,而送喜庆的红色;不能给老人送钟、给夫妻送梨;不能给健康人送药品、给异性朋友送皮带等贴身物品。

6 通信礼仪

问候短信不转发

电话、书信、短信成为人们之间沟通的桥梁。不过,礼仪手册建议,一般工作电话每次通话时间不要超三分钟。

如今节假日短信满天飞,人们常收到很多相同短信。礼仪手册认为,给不太熟悉的人发短信最好署名,短信的内容应文明、礼貌,节日问候短信最好不要随便转载抄袭。开会时与人交谈和接发短信都是不恰当的。

7 餐饮礼仪

火锅不能用嘴吹

在餐饮礼仪中,专门将重庆最有特色的火锅用餐礼仪写了一节。

吃火锅时,不能光着膀子、穿短裤和拖鞋。点菜也有讲究,一般先请客人点;如主动为客人点菜,应先征求客人意见,照顾客人的口味。

从锅中捞取食物后,将食物在油碟中放置片刻,降温并和调料。如放置后仍比较烫,千万别用嘴去吹,以免给人唾沫星子乱飞的感觉。吃下去的食物切忌吐出来;如遇特殊原因,可用餐巾遮掩取出放在渣盘里。用过的餐巾纸不能扔在地上。

8 居家礼仪

配偶短信不翻看

“相敬如宾、白头偕老”,说明夫妻之间的幸福生活,也需要遵循一定礼仪。其中最难做的就是尊重隐私。

礼仪手册建议,夫妻之间要相互信任,坦然面对对方与异性朋友的交往,善于给对方留出隐私空间,不随便翻看配偶的短信。

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礼仪手册建议,常回家看看,常听婆婆话家常。最重要的是,婆婆的生日要记在心间,如果媳妇能记住婆婆生日,并在婆婆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礼物,或为她做一顿饭,请几位婆婆的朋友来聚聚,会让老人很感动。

9 出行礼仪

行走不要吃东西

大街上有稀奇立即有一大堆人围观,这也是不礼貌的行为。礼仪手册建议,市民在大街上行走时,不要吃东西,不要在路上久停攀谈或者围观看热闹,更不能成群结队在街上打闹。

重庆是个爬坡上坎的城市,在上下台阶时,也要讲究一定的礼仪规范:上坡时,让尊者或女士走前面;下坡时,让尊者或女士走在一人之后,这是为了安全。此外,重庆天气潮湿,台阶容易湿滑,上下台阶不可推搡前面的行人或硬性抢道。

10 公共礼仪

探病最好不送花

到医院探望病人,很多人都提一篮水果,捧一束鲜花。其实鲜花并非最合适的探病礼物,特别是对花粉过敏者。送水果比较好,如送苹果象征“平安”,送桃子象征“逃过此劫”,送红包表示实实在在。而对长期住院的人,可送病人偏爱的杂志或书籍。探病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内。

重庆人爱喝茶,爱在茶馆打麻将、打牌和下棋。礼仪手册建议,茶馆打牌不能以为目的,游戏过程也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更不能出口成“脏”和吸烟。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

一、衣:从“缝缝补补又三年”到“多品牌竞争”

1、企业数量、从业人数、产品产量极大增长,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2、服装店数量、购买方式和产品种类与企业数量和产品产量同步发展。

3、纺织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产品出口大幅增加。

4、地方重视,国家扶植。

二、食:从“吃饱就好”到“科学饮食”

2008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三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超过20%。

三、住:从“拥挤狭小条件差”到“宽敞舒适重环保”

四、行:从“全靠腿走”到“立体交通网”

2008年,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天津地铁2、3、9号线建设加快推进,沈阳地铁1、2号线建设进展顺利,哈尔滨轨道交通开工,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建设加快推进,重庆轨道交通1、3、6号线建设步伐加快。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

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和他身边的***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百度百科-新中国成立

瑞士必备用品

申请资料,护照,录取通知书都是必须的

还有就是给你一个

建议携带的行李清单:

服饰:内衣、袜子、薄毛衣、长袖体恤、风衣;皮鞋、皮靴、鞋;皮带、围巾、帽子、手套

注:瑞士冬天一般都有暖气,建议从国内多带些轻便衣物,国内的较便宜。

生活用品:毛巾,浴巾,浴帽,肥皂盒,轻便水杯,漱口杯,梳子,小镜子,雨伞,剃须刀及刀片,电蚊香片,转换插头;眼镜(隐形,框架,太阳镜)和眼药水。

药品:常用药品,如:感冒药,消炎药,跌打损伤药等,常用的小药品从国内带来合适,贵重的药品瑞士可以买到,并且一般都买了社会保险,能够报销。

文化用品:钢笔,墨水等;字典(汉语小字典,法汉,汉法等);专业书籍(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因为书本较重,可以不用带太多,否则行李会超重,机场罚钱很贵,倒不如以后回国时再带来,反正第一年也未必能用上很多专业书籍,并且很多资料也可以在网上或图书馆查到。

厨房用品:筷子、勺子、菜刀(放在托运箱里)?;另外可带些自己喜欢的熟食(咸菜等)以及调味品。(注意涵管对食品的限制)

电脑和相机: 电脑:台式机的配件可从国内带来组装,只需买显示器和主机箱;盗版电脑软件一定要带(过海关的时候要小心,没有封面的一般没问题)。如果已有笔记本电脑则直接带来,如无,买也很好,正版操作系统?质量好?无假货?保修方便,最主要的是价格与国内持平。 相机:可以带上数码相机或傻瓜相机还有一定数量的胶卷

其他: 理发:理发非常贵,一般留学生之间都相互理发,可省下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可以从国内带些理发用具。出国之前记得理发?

建议不携带的物品 厚重的外套,也可买到,价格差不多

橱具(电饭煲,锅等),建议买,价格不高,携带既不方便,况且既重体积又大。

另:航空公司提醒,食品,危险品,假冒名牌,盗版不可带上飞机。

我这是综合各家的意见

希望你依自己实际需要确定。

祝你一路顺风!!!!!

如题,望哪位可以不吝给予,想再看一次,和张爱玲se戒小说联系一下,真正的体验一下张爱玲的内心感情世界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写于1950年,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一群进步青年为刺杀汉奸特务头子易先生,派出最漂亮的女子王佳芝实施“美人计”。但在刺杀就要得手之际,剧情却戏剧性地发生逆转——王佳芝在老易为她买钻戒的过程中深受感动而改变初衷。

这部小说深得张爱玲的喜爱,她虽然在1950年就完成书稿,但是却经过近30年不断修改,直到1978年才将这篇小说和其他两个小故事《相见欢》、《浮花浪蕊》结集成《惘然记》出版。张爱玲在卷首语写道:“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来源:新华网)

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白桌布四角缚在桌腿上,绷紧了越发一片雪白,白得耀眼。酷烈的光与影更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一张脸也经得起无情的当头照射。稍嫌尖窄的额,发脚也参差不齐,不知道怎么倒给那秀丽的六角脸更添了几分秀气。脸上淡妆,只有两片精工雕琢的薄嘴唇涂得亮汪汪的,娇红欲滴,云鬓蓬松往上扫,后发齐肩,光着手臂,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小圆角衣领只半寸高,像洋服一样。领口一只别针,与碎钻镶蓝宝石的“纽扣”耳环成套。

左右首两个太太穿着黑呢斗篷,翻领下露出一根沉重的金链条,双行横牵过去扣住领口。战时上海因为与外界隔绝,兴出一些本地的时装。沦陷区金子畸形的贵,这么粗的金锁链价值不赀,用来代替大衣纽扣,不村不俗,又可以穿在外面招摇过市,因此成为汪政府官太太的制服。也许还是受重庆的影响,觉得黑大氅最庄严大方。

易太太是在自己家里,没穿她那件一口钟,也仍旧“坐如钟”,发福了,她跟佳芝是两年前在香港认识的。那时候夫妇俩跟着汪精卫从重庆出来,在香港耽搁了些时。跟汪精卫的人,曾仲鸣已经在河内被暗杀了,所以在香港都深居简出。

易太太不免要添些东西。抗战后方与沦陷区都缺货,到了这购物的天堂,总不能入宝山空手回。经人介绍了这位麦太太陪她买东西,本地人内行,香港连大公司都要讨价还价的,不会讲广东话也吃亏。他们麦先生是进出口商,生意人喜欢结交官场,把易太太招待得无微不至。易太太十分感激。珍珠港事变后香港陷落,麦先生的生意停顿了,佳芝也跑起单帮来,贴补家用,带了些手表西药香水丝袜到上海来卖。易太太一定要留她住在他们家。

“昨天我们到蜀腴去——麦太太没去过。”易太太告诉黑斗篷之一。

“哦。”

“马太太这有好几天没来了吧?”另一个黑斗篷说。

牌声劈啪中,马太太只咕哝了一声“有个亲戚家有点事”。

易太太笑道:“答应请客,赖不掉的。躲起来了。”

佳芝疑心马太太是吃醋,因为自从她来了,一切以她为中心。

“昨天是廖太太请客,这两天她一个人独赢,”易太太又告诉马太太。“碰见小李跟他太太,叫他们坐过来,小李说他们请的客还没到。我说廖太太请客难得的,你们好意思不赏光?刚巧碰上小李大请客,来了一大桌子人。坐不下添椅子,还是挤不下,廖太太坐在我背后。我说还是我叫的条子漂亮!

她说老都老了,还吃我的豆腐。我说麻婆豆腐是要老豆腐嘛!

嗳哟,都笑了!笑得麻婆白麻子都红了。”

大家都笑。

“是哪个说的?那回易先生过生日,不是就说麻姑献寿哩!”马太太说。

易太太还在向马太太报道这两天的新闻,易先生进来了,跟三个女客点头招呼。

“你们今天上场子早。”

他站在他太太背后看牌。房间那头整个一面墙上都挂着土黄厚呢窗帘,上面印有特大的砖红凤尾草图案,一根根横斜着也有一人高。周佛海家里有,所以他们也有。西方最近兴出来的假落地大窗的窗帘,在战时上海因为舶来品窗帘料子缺货,这样整大匹用上去,又还要对花,确是豪举。人像映在那大人国的凤尾草上,更显得他矮小。穿着灰色西装,生得苍白清秀,前面头发微秃,褪出一只奇长的花尖;鼻子长长的,有点“鼠相”,据说也是主贵的。

“马太太你这只几克拉——三克拉?前天那品芬又来过了,有只五克拉的,光头还不及你这只。”易太太说。

马太太道:“都说品芬的东西比外头店家好嘛!”

易太太道:“掮客送上门来,不过好在方便,又可以留着多看两天。品芬的东西有时候倒是外头没有的。上次那只火油钻,不肯买给我。”说着白了易先生一眼。“现在该要多少钱了?火油钻没毛病的,涨到十几两、几十两金子一克拉,品芬还说火油钻粉红钻都是有价无市。”

易先生笑道:“你那只火油钻十几克拉,又不是鸽子蛋,‘钻石’墨,也是石头,戴在手上牌都打不动了。

牌桌上的确是戒指展览会,佳芝想。只有她没有钻戒,戴来戴去这只翡翠的,早知不戴了,叫人见笑——正眼都看不得她。

易太太道:“不买还要听你这些话!”说着打出一张五筒,马太太对面的黑斗篷啪啦摊下牌来,顿时一片笑叹怨尤声,方剪断话锋。

大家算胡子,易先生乘乱里向佳芝把下颏朝门口略偏了偏。

她立即瞥了两个黑斗篷一眼,还好,不像有人注意到。她赔出筹码,拿起茶杯来喝了一口,忽道:“该我这记性!约了三点钟谈生意,会忘得干干净净。怎么办,易先生先替我打两圈,马上回来。”

易太太叫将起来道:“不行!哪有这样的?早又不说,不作兴的。”

“我还正想着手风转了。”刚胡了一牌的黑斗篷呻吟着说。

“除非找廖太太来。去打个电话给廖太太。”易太太又向佳芝道:“等来了再走。”

“易先生替我打着。”佳芝看了看手表。“已经晚了,约了个掮客吃咖啡。”

“我今天有点事,过天陪你们打通宵。”易先生说。

“这王佳芝最坏了!”易太太喜欢连名带姓叫她王佳芝,像同学的称呼。“这回非要罚你。请客请客!”

“哪有行客请坐客的?”马太太说。“麦太太到上海来是客。”

“易太太都说了。要你护着!”另一个黑斗篷说。

她们取笑凑趣也要留神,虽然易太太的年纪做她母亲绰绰有余,她们从来不说认干女儿的话。在易太太这年纪,正有点摇摆不定,又要像老太太们喜欢有年青漂亮的女性簇拥的众星捧月一般,又要吃醋。

“好好,今天晚上请客,”佳芝说。“易先生替我打着,不然晚上请客没有你。”

“易先生帮帮忙,帮帮忙!三缺一伤阴骘的。先打着,马太太这就去打电话找搭子。”

“我是真有点事,”说起正事,他马上声音一低,只咕哝了一声。“待会还有人来。”

“我就知道易先生不会有工夫,”马太太说。

是马太太话里有话,还是她神经过敏?佳芝心里想。看他笑嘻嘻的神气,也甚至于马太太这话还带点讨好的意味,知道他想人知道,恨不得要人家取笑他两句。也难说,再深沉的人,有时候也会得意忘形起来。

这太危险了。今天再不成功,再拖下去要给易太太知道了。

她还在跟易太太讨价还价,他已经走开了。她费尽唇舌才得脱身,回到自己卧室里,也没换衣服,匆匆收拾了一下,女佣已经来回说车在门口等着。她乘易家的汽车出去,吩咐司机开到一家咖啡馆,下了车便打发他回去。

时间还早,咖啡馆没什么人,点着一对对杏子红百折绸罩壁灯,地方很大,都是小圆桌子,暗花细白麻布桌布,保守性的餐厅模样。她到柜台上去打电话,铃声响了四次就挂断了再打,怕柜台上的人觉得奇怪,喃喃说了声:“可会拨错了号码?”

是约定的暗号。这次有人接听。

“喂?”

还好,是邝裕民的声音。就连这时候她也还有点怕是梁闰生,尽管他很识相,总让别人上前。

“喂,二哥,”她用广东话说。“这两天家里都好?”

“好,都好。你呢。”

“我今天去买东西,不过时间没一定。”

“好,没关系。反正我们等你。你现在在哪里?”

“在霞飞路。”

“好,那么就是这样了。”

片刻的沉默。

“那没什么了?”她的手冰冷,对乡音感到一丝温暖与依恋。

“没什么了。”

“马上就去也说不定。”

“来得及,没问题。好,待会见。”

她挂断了,出来叫三轮车。

今天要是不成功,可真不能再在易家住下去了,这些太太们在旁边虎视眈眈的。也许应当一搭上他就找个什么借口搬出来,他可以拨个公寓给她住,上两次就是在公寓见面,两次地方不同,都是英美人的房子,主人进了集中营。但是那反而更难下手了——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要来也是忽然从天而降,不然预先约定也会临时有事,来不成。打电话给他又难,他太太看得紧,几个办公处大概都安插得有耳目。便没有,只要有人知道就会坏事,打小报告讨好他太太的人太多。

不去找他,他甚至于可以一次都不来,据说这样的事也有过,公寓就算是临别赠品。他是实在诱惑太多,顾不过来,一个眼不见,就会丢在脑后。还非得钉着他,简直需要提溜着两只乳房在他跟前晃。

“两年前也还没有这样哩,”他拥着吻着她的时候轻声说。

他头偎在她胸前,没看见她脸上一红。

就连现在想起来,也还像给针扎了一下,马上看见那些人可憎的眼光打量着她,带着点会心的微笑,连邝裕民在内。 只有梁闰生佯佯不睬,装作没注意她这两年胸部越来越高。演过不止一回的一小场戏,一出现在眼前立刻被她赶走了。

到公共租界很有一截子路。三轮车踏到静安寺路西摩路口,她叫在路角一家小咖啡馆前停下。万一他的车先到,看看路边,只有再过去点停着个木炭汽车。

这家大概主要靠门市外卖,只装着寥寥几个卡位,虽然阴暗,情调毫无。靠里有个冷气玻璃柜台装着各色西点,后面一个狭小的甬道灯点得雪亮,照出里面的墙壁下半截漆成咖啡色,亮晶晶的凸凹不平;一只小冰箱旁边挂着白号衣,上面近房顶成排挂着西崽脱换下来的线呢长夹袍,估衣铺一般。

她听他说,这是天津起士林的一号西崽出来开的。想必他拣中这一家就是为了不会碰见熟人,又门临交通要道,真是碰见人也没关系,不比偏僻的地段使人疑心,像是有瞒人的事。

面前一杯咖啡已经冰凉了,车子还没来。上次接了她去,又还在公寓里等了快一个钟头他才到。说中国人不守时刻,到了官场才登峰造极了。再照这样等下去,去买东西店都要打烊了。

是他自己说的:“我们今天值得纪念。这要买个戒指,你自己拣。今天晚了,不然我陪你去。”那是第一次在外面见面。

第二次时间更逼促,就没提起。当然不会就此算了,但是如果今天没想起来,倒要她去绕着弯子提醒他,岂不太失身份,煞风景?换了另一个男人,当然是这情形。他这样的老奸巨滑,决不会认为她这么个少奶奶会看上一个四五十岁的矮子。

不是为钱反而可疑。而且首饰向来是女太太们的一个弱点。她不是出来跑单帮吗,顺便捞点外快也在情理之中。他自己是搞特工的,不起疑也都狡兔三窟,务必叫人捉摸不定。她需要取信于他,因为迄今是在他指定的地点会面,现在要他同去她指定的地方。

上次车子来接她,倒是准时到的。今天等这么久,想必是他自己来接。倒也好,不然在公寓里见面,一到了那里,再出来就又难了。除非本来预备在那里吃晚饭,闹到半夜才走——但是就连第一次也没在那里吃饭。自然要多耽搁一会,出去了就不回来了。怕店打烊,要急人了,又不能催他快着点,像一样。

她取出粉镜子来照了照,补了点粉。迟到也不一定是他自己来。还不是新鲜劲一过,不拿她当桩事了。今天不成功,以后也许不会再有机会了。

她又看了看表。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一道裂痕、阴凉地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

斜对面卡位上有个中装男子很注意她。也是一个人,在那里看报。比她来得早,不会是跟踪她。估量不出她是什么路道?戴的首饰是不是真的?不大像舞女,要是演**话剧的,又不面熟。

她倒是演过戏,现在也还是在台上卖命,不过没人知道,出不了名。

在学校里演的也都是慷慨激昂的爱国历史剧。广州沦陷前,岭大搬到香港,也还公演过一次,上座居然还不坏。下了台她兴奋得松弛不下来,大家吃了宵夜才散,她还不肯回去,与两个女同学乘双层电车游车河。楼上乘客稀少,车身摇摇晃晃在宽阔的街心走,窗外黑暗中霓虹灯的广告,像酒后的凉风一样醉人。

借港大的教室上课,上课下课挤得黑压压的挨挨蹭蹭,半天才通过,十分不便,不免有寄人篱下之感。香港一般人对国事漠不关心的态度也使人愤慨。虽然同学多数家在省城,非常近便,也有流亡学生的心情。有这么几个最谈得来的就形成了一个小集团。汪精卫一行人到了香港,汪夫妇俩与陈公博等都是广东人,有个副官与邝裕民是小同乡。邝裕民去找他,一拉交情,打听到不少消息。回来大家七嘴八舌,定下一条美人计,由一个女生去接近易太太——不能说是学生,大都是学生最激烈,他们有戒心。生意人家的少奶奶还差不多,尤其在香港,没有国家思想。这角色当然由学校剧团的当家花旦担任。

几个人里面只有黄磊家里有钱,所以是他奔走筹款,租房子,借车子,借行头。只有他会开车,因此由他充当司机。

欧阳灵文做麦先生。邝裕民算是表弟,陪着表嫂,第一次由那副官带他们去接易太太出来买东西。邝裕民就没下车,车子先送他与副官各自回家——副官坐在前座——再开她们俩到中环。

易先生她见过几次,都不过点头招呼。这天第一次坐下来一桌打牌,她知道他不是不注意她,不过不敢冒昧。她自从十二三岁就有人追求,她有数。虽然他这时期十分小心谨慎,也实在别狠了,蛰居无聊,心事重,又无法排遣,连酒都不敢喝,防汪公馆随时要找他有事。共事的两对夫妇合赁了一幢旧楼,至多关起门来打打小麻将。

牌桌上提起易太太替他买的好几套西装料子,预备先做两套。佳芝介绍一家服装店,是他们的熟裁缝。“不过现在是旺季,忙着做游客生意,能够一拖几个月,这样好了,易先生几时有空,易太太打个电话给我,我去带他来。老主顾了,他不好意思不赶一赶。”临走丢下她的电话号码,易先生乘他太太送她出去,一定会抄了去,过两天找个借口打电话来探探口气,在办公时间内,麦先生不在家的时候。

那天晚上微雨,黄磊开车接她回来,一同上楼,大家都在等信。一次空前成功的演出,下了台还没下装,自己都觉得顾盼间光人。她舍不得他们走,恨不得再到那里去。已经下半夜了,邝裕民他们又不跳舞,找那种通宵营业的小馆子去吃及第粥也好,在毛毛雨里老远一路走回来,疯到天亮。

但是大家计议过一阵之后,都沉默下来了,偶尔有一两个人悄声叽咕两句,有时候噗嗤一笑。

那嗤笑声有点耳熟。这不是一天的事了,她知道他们早就背后讨论过。

“听他们说,这些人里好像只有梁闰生一个人有性经验,”

赖秀金告诉她。除她之外只有赖秀金一个女生。

偏偏是梁闰生!

当然是他。只有他嫖过。

既然有牺牲的决心,就不能说不甘心便宜了他。

今天晚上,浴在舞台照明的余辉里,连梁闰生都不十分讨厌了。大家仿佛看出来,一个个都溜了,就剩下梁闰生。于是戏继续演下去。

也不止这一夜。但是接连几天易先生都没打电话来。她打电话给易太太,易太太没精打彩的,说这两天忙,不去买东西,过天再打电话来找她。

是疑心了?发现老易有她的电话号码?还是得到了坏消息,日本方面的?折磨了她两星期之后,易太太欢天喜地打电话来辞行,十分抱歉走得匆忙,来不及见面了,兼邀她夫妇俩到上海来玩,多住些时畅叙一下,还要带他们到南京去游览。想必总是回南京组织政府的计划一度搁浅,所以前一向销声匿迹起来。

黄磊拖了一屁股的债。家里听见说他在香港跟一个舞女赁屋同居了,又断绝了他的接济,狼狈万分。

她与梁闰生之间早就已经很僵。大家都知道她是懊悔了,也都躲着她,在一起商量的时候都不正眼看她。

“我傻。反正就是我傻,”她对自己说。

也甚至于这次大家起哄捧她出马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别具用心了。

她不但对梁闰生要避嫌疑,跟他们这一伙人都疏远了,总觉得他们用好奇的异样的眼光看她。珍珠港事变后,海路一通,都转学到上海去了。同是沦陷区,上海还有书可念。她没跟他们一块走,在上海也没有来往。

有很久她都不确定有没有染上什么脏病。

在上海,倒给他们跟一个地下工作者搭上了线。一个姓吴的——想必也不是真姓吴——一听他们有这样宝贵的一条路子,当然极力鼓励他们进行。他们只好又来找她,她也义不容辞。

事实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

这咖啡馆门口想必有人望风,看见他在汽车里,就会去通知一切提前。刚才来的时候倒没看见有人在附近逗留。横街对面的平安戏院最理想了,廊柱下的阴影中有掩蔽,戏院门口等人又名正言顺,不过门前的场地太空旷,距离太远,看不清楚汽车里的人。

有个送货的单车,停在隔壁外国人开的皮货店门口,仿佛车坏了,在检视修理。剃小平头,约有三十来岁,低着头,看不清楚,但显然不是熟人。她觉得不会是接应的车子。有些话他们不告诉她她也不问,

但是听上去还是他们原班人马。——有那个吴帮忙,也说不定搞得到汽车。那辆出差汽车要是还停在那里,也许就是接应的,司机那就是黄磊了。她刚才来的时候车子背对着她,看不见司机。

吴大概还是不大信任他们,怕他们太嫩,会出乱子带累人。他不见得一个人单枪匹马在上海,但是始终就是他一个人跟邝裕民联络。

许了吸收他们进组织。大概这次算是个考验。

“他们都是差不多枪口贴在人身上开枪的,哪像**里隔得老远瞄准。”邝裕民有一次笑着告诉她。

大概也是叫她安心的话,不会乱枪之下殃及池鱼,不打也成了残废,还不如了。

这时候到临头,又是一种滋味。

上场慌,一上去就好了。

等最难熬。男人还可以抽烟。虚飘飘空捞捞的,简直不知道身在何所。她打开手提袋,取出一瓶香水,玻璃瓶塞连着一根小玻璃棍子,蘸了香水在耳垂背后一抹。微凉有棱,一片空茫中只有这点接触。再抹那边耳朵底下,半晌才闻见短短一缕栀子花香。

脱下大衣,肘弯里面也搽了香水,还没来得及再穿上,隔着橱窗里的白色三层结婚蛋糕木制模型,已见一辆汽车开过来,一望而知是他的车,背后没驮着那不雅观的烧木炭的板箱。

她捡起大衣手提袋,挽在臂上走出去。司机已经下车代开车门。易先生坐在靠里那边。

“来晚了,来晚了!”他哈着腰喃喃说着,作为道歉。

她只看了他一眼。上了车,司机回到前座,他告诉他“福开森路”。那是他们上次去的公寓。

“先到这儿有爿店,”她低声向他说,“我耳环上掉了颗小钻,要拿去修。就在这儿,不然刚才走走过去就是了,又怕你来了找不到人,坐那儿傻等,等这半天。”

他笑道:“对不起对不起,今天真来晚了——已经出来了,又来了两个人,又不能不见。”说着便探身向司机道:“先回到刚才那儿。”早开过了一条街。

她噘着嘴喃喃说道:“见一面这么麻烦,住你们那儿又一句话都不能说——我回香港去了,托你买张好点的船票总行?”

“要回去了?想小麦了?”

“什么小麦大麦,还要提这个人——气都气了!”

她说过她是报复丈夫玩舞女。

一坐定下来,他就抱着胳膊,一只肘弯正抵在她乳房最肥满的南半球外缘。这是他的惯技,表面上端坐,暗中却在蚀骨销魂,一阵阵麻上来。

 她一扭身伏在车窗上往外看,免得又开过了。车到下一个十字路口方才大转弯折回。又一个U形大转弯,从义利饼干行过街到平安戏院,全市唯一的一个清洁的二轮**院,灰红暗黄二色砖砌的门面,有一种针织粗呢的温暖感,整个建筑圆圆的朝里凹,成为一钩新月切过路角,门前十分宽敞。对面就是刚才那家凯司令咖啡馆,然后西伯利亚皮货店,绿屋夫人时装店,并排两家四个大橱窗,华贵的木制模特儿在霓虹灯后摆出各种姿态。隔壁一家小店一比更不起眼,橱窗里空无一物,招牌上虽有英文“珠宝商”字样,也看不出是珠宝店。

 他转告司机停下,下了车跟在她后面进去。她穿着高跟鞋比他高半个头。不然也就不穿这么高的跟了,他显然并不介意。她发现大个子往往喜欢娇小玲珑的女人,倒是矮小的男人喜欢女人高些,也许是一种补偿的心理。知道他在看,更软洋洋地凹着腰。腰细,婉若游龙游进玻璃门。

一个穿西装的印度店员上前招呼。店堂虽小,倒也高爽敞亮,只是雪洞似的光塌塌一无所有,靠里设着唯一的短短一只玻璃柜台,陈列着一些“诞辰石”——按照生日月份,戴了运气好的,黄石英之类的“半宝石”,红蓝宝石都是宝石粉制的。

她在手提袋里取出一只梨形红宝石耳坠子,上面碎钻拼成的叶子丢了一粒钻。

“可以配,”那印度人看了说。

她问了多少钱,几时有,易先生便道:“问他有没有好点的戒指。”他是留日的,英文不肯说,总是端着官架子等人翻译。

她顿了顿方道:“干什么?”

他笑道:“我们不是要买个戒指做纪念吗?就是钻戒好不好?要好点的。”

她又顿了顿,拿他无可奈何似地笑了。“有没有钻戒?”

她轻声问。

{未完,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