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的学校可以允许学生穿西装打领带吗

石景山西装定制-石景山装修装饰公司有哪些

北京的情况我可以跟你说一下,16岁应该上高一吧,北京2环内比较好的高中基本上都有规定,要求穿学校的校服上课,有些不好看,有些我见过也是正装,不过是中山装样式的,毕竟是在中国嘛。我觉得既然回来了就还是要跟这边的环境相融合,即使你跟学校沟通了,也花了赞助费什么的,学校也同意了,但是就他一个人穿西装,别的同学会怎么看他呢?我觉得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以跟校方商议一个过度的方法,慢慢让孩子适应这边的环境,校服嘛,习惯了就好!上海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不过我基本的建议还是这样的!

补充:你的补充问题我看过了,有个观点我要帮你纠正一下,我觉得既然选择了回国内来读书,那么就要让孩子尽可能快的适应国内的教育制度,社会背景和学习氛围等等,这样对培养他的适应和处事能力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对于学校,我觉得孩子父母的看法欠妥,可能是由于长期在国外不了解国内情况的原因吧,其实在国内,所谓的贵族学校更容易让孩子学坏,里面大都是有钱或有家庭背景硬的家里的孩子,很少有人会认真学习,拿大人的钱肆意的挥霍,更容易造成攀比之风,我觉得这样是把孩子推入火坑无疑。所以学校我建议还是选择正规的公立学校比较好,那里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素质也比较高,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对他的将来非常有利,毕竟钱不是万能的!还有就是国内和台湾的大背景不一样,特别是在北京,如果你想让孩子像台湾学生那样,还是我上面说过的,肯定会影响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利于培养他处理关系的能力。在国内,南北地区之间都存在差距,更何况是从国外回来的呢?我还是觉得尽快适应这边学校的环境才是最好的方法。另外我打听了一下,北京这边大都是中式西装的校服,我也看了你发的照片,不是那样的,要严肃的多。上海可能有,具体情况我就不太了解了,见谅!关于费用,私立学校(所谓的贵族学校)不会在乎那些条件,只要付钱他们一般都会收,如果要进公立学校,各个学校的规定不一样,可能还学要多了解一下情况了,当然跑跑腿是在所难免的了!

当代优秀青年,著名点的,举几个例子

1、姚明

姚明(Yao Ming),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80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徐汇区,祖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现任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职联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

2、易建联

易建联,1987年10月27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鹤山市,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锋/中锋,效力于CBA广东东莞银行队。

3、刘翔

刘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室内室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4、丁俊晖

丁俊晖,1987年4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中国男子台球队运动员,斯诺克球手。8岁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

5、何雯娜

何雯娜,汉族客家人,祖籍广东大埔县,1989年1月19日出生于福建龙岩,中国女子蹦床运动员,被誉为“蹦床公主”。1995年进入福建省体工队训练,主攻体操及技巧,1998年底开始学蹦床。2007年蹦床世界锦标赛女子网上团体冠军。

百度百科-何雯娜

百度百科-丁俊晖

百度百科-刘翔

百度百科-易建联

百度百科-姚明

想知道李想,茅侃侃,戴志康等人的创业经历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

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李想

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6年。

除了互联网,车就是李想的最爱。他的车开得极猛。大伙儿一起从后海出来走三环上京昌高速。后面的车刚到三环,他已经到京昌路掉头了。开猛车的人很多,可是加速快,就免不了多刹车。但有一种快速是可控制的,跑完整个四环不用踩一脚刹车;开辆Polo在北京狂奔10万公里,一次没蹭过。这就是李想的风格,“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做阳刚的事情,却善用稳妥的手法。

其实6年创业跟开车跑一圈四环也是相似的风格,两个字:顺、稳。1999年,18岁小伙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赚了10万,这一年高中毕业、成绩平平,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理所应当”。2002年,李想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PCPOP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又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今天,当初红火一时的小熊在线、走入中关村等网站要么止步不前、要么销声匿迹,领先的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在线都背靠大媒体或大卖场资源,而势头最劲的PCPOP单纯靠内生性增长。小李想,怎么做到的?

看看这些简单品质。

李想定律:如果一个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别人200%的回报。做事要认真。李想每天都在这样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方式的受益者。比如同去参加一个新品展示,李想就要求PCPOP的文章要比别的媒体先出来,哪怕就比人家快5分钟,也许你就因此而多做功课、少睡了10分钟,但结果就是第二天所有的网站论坛都是你的文章。厂商的认可、广告投入就随之来到。

不觉得自己是个商人,自小在农村长大,这段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变得“像农民般正直”。公司每到一个发展的坎儿,就有一个得力伙伴准时加入,正因为诚恳待人,“所以这些人才都一直跟着我”。李想敢说,在所有IT网络媒体中,PCPOP是惟一一伙不跟厂商收钱的队伍;任何人收了钱会被这个团队自动排挤出去,这里有一股过于“理想”化的风气。

李想的背后有很多“老大哥”。一群三四十岁的企业家都把他当作小兄弟来看,关键时刻就出手帮忙。薛蛮子算是一个忘年交,他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做过8848的董事长。如此身价的人跟你接触,会令你觉到他比你自己的朋友对你更热情和热心。李想感叹,如果做人做不到这种境界,也就不可能拥有那样的财富。265.com看起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导航网站,但跟创始人蔡文胜接触以后,李想总结,是因为这个人特别好,这个网站才特别好。蔡能看到的层次,常人不能触及。

李想从来不喜欢课堂,他总要学习在实践中能快速使用的。需要什么才学什么,学了什么就马上用起来。但初中时候也曾经在课堂上拼命学习,就因为老师一句话的激励:“学习不好不要紧,但一定要做个优秀的人”。他认为这是他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中学六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要转遍石家庄所有的邮局去买一张软件,整夜的呆在电脑前搭建自己的网上王国。白天在课堂上不愿同老师同学分享的观点,晚上在互联网上可以敞开自由地表达、遭遇到强烈地碰撞,在争执或者认同中被不断记录、被不断成就。“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传统的教育被抛开了。”

父母是当地艺术学校的老师,家教宽松。李想儿时被送往农村,在乡间长大;中学时跟奶奶住在一起,很少被父母留在身边。李想有一个够大的空间,自由成长。追根溯源,李想说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父母,独立是他们所施予的最重要的素质。

序言:

生于80年代

人物:

极客少侠:戴志康

MySee创业团队:舍我其谁

郑立:志立则气盛

李想:亿万身家

郑立:志立则气盛

〖戴志康简介〗

戴志康,1981年生,黑龙江人。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创业,康盛世纪CEO。戴志康开发设计的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Discuz!,开始是免费给人使用。2003年10月,戴志康推出新版本,加入新的功能和技术,容纳能力是对手产品的好几倍,那些模版体系和数据结构到今天都成了别人学习这种语言的必修技术。结果从此以后,Discuz!进入高速轨道,销售平均每个月增加30%。2003年收入几万,2004年几十万,2005年几百万。2005年,Discuz!成为社区软件领域的老大。12月,软件实施免费,向服务转型。 是中国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PHP开发者之一。从2001年起,独立设计开发出社区论坛系统Discuz! Board,至2006年,已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PHP社区论坛软件之一。

〖康盛创想〗

2004年,在北京中关村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康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康盛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社区技术及软件研究与产品开发,除Discuz!之外,至今已拥有包括社区博客系统X-Space、社区门户系统SupeSite等一系列社区软件产品。

响应互联网开源思想和软件服务化的全球趋势,2005年12月,康盛创想实施社区软件开源免费策略,宣布从软件销售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型,从而成为中国互联网社区软件领域第一家宣传免费及开源的企业。

由于Comsenz在中国LAMP领域的影响力,以及在互联网社区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2006年上半年,康盛创想(Comsenz)获得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商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注资;2006年6月,康盛创想的Discuz!社区论坛软件,在第四届“软交会”上荣获“中国软件十大自主创新产品奖”;同年8月,康盛创想被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杂志RedHerring评选为未上市的“2006年亚洲百强科技创新企业”。

〖戴志康的成长历程〗

戴志康同学抽中南海香烟、吃大食堂,穿件高中时代的、显得又小又旧的运动服,头发时常蓬松而翘起。也许只有看到他坐上那辆银灰色的宝马,在办公室里用灼人的眼光打量下属,或者跟VC大佬对坐谈判的时候,你才发现戴志康不是个郁闷的小青年。

戴志康,时任康盛创想CEO,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网络社区软件Discuz!的创始人。Discuz!由戴志康在2001年开发,以“个人免费+企业收费”的模式在互联网上流传。2005年底Discuz软件全部免费,转向服务。

至今,国内已经有30万个社区论坛采用Discuz!社区软件,这一数字占国内社区论坛总量的一半以上。2006年6月,Discuz!社区软件获得“中国十大软件自主创新产品奖”。7月中旬,康盛世纪更是获得了世界著名风险投资基金——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青睐,实现了首轮数百万美元的融资,这是国内第一家获得风险投资的网络社区软件公司,风险投资的进入为康盛创想今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康盛创想完全进入互联网行业,开始新的规模发展。

戴志康,上大学时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50万,如今年仅25岁的他在中关村拥有一家年营业额达500万的公司,前不久刚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成为“80后”网络新贵中又一颗耀眼的新星。

戴志康坦言,年轻的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年轻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去补救过错,但反过来讲,市场竞争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宽容你,你犯错误别人不犯,你可能就掉了。”

第一桶金

戴志康出生在大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喜欢电脑,还在上小学时没事就去鼓捣家里的电脑,从286到586,他把家里的电脑一次次的升级,编程的本领也越来越高。

2000年,戴志康考上了大学,可进了大学后,他又十分失望。“我喜欢自学,对考试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大学里陈旧的教材让我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来。”

那时候互联网火起来了,戴志康通过互联网认识外面的世界,他对把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社区有了兴趣,他想开发一套能自动生成社区的软件,让即使不懂技术的人也能管理,如果有人在自己设计的社区里聊天和认识朋友,应该是一件特有成就的事情。“我觉得这种东西做起来很有意思,而且将来也好找工作呀。”

戴志康的如意算盘是,做这种软件,可以让千千万万的用户使用,将来去找工作的时候,可以跟别人说:这个东西是我做的!这样就很容易找到一个工作。

为了做软件,大二那年,戴志康搬出了学校,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软件设计好了,他取一个名字叫“Discuz!”,就挂在网上,免费给人用。

起初,这个软件是免费的,在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用户,又跟其他的同类软件产品进行对比之后,戴志康决定要对这个软件进行收费。

“我觉得我的产品在一些关键性的指标,比如速度、安全、负载能力和人性化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同类产品,而他们的产品都是收费的,为什么我的不能收费?”

收费给戴志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网上对他一片谩骂声讨,有一阵,戴志康连网都不敢上。

当时,一个软件卖五百块钱,卖了将近半年,一个也没卖出去。戴志康想,横竖都是卖不出去,干脆就涨到两千块钱吧。

提价之后,戴志康就碰到一个香港人,他想做BBS社区的一个东西,在网上找到戴志康,问他需要多长时间,戴志康告诉他一个星期就行,香港人不相信,就对戴志康说,你这个软件卖两千块钱,如果你能在一个星期之内做完,我就多给你一千块钱,就这样,戴志康挣到了三千块钱。

经历这次磨难后,戴志康的收费计划开始奏效了,“我们当时考虑,那种比较大的论坛,用了其他软件之后负载上不去,不稳定也不安全,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10月,戴志康推出新版本,加入新的功能和技术,容纳能力是同类产品的好几倍。打这以后,Discuz!就进入高速轨道,销售平均每个月增加30%。戴志康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到毕业时,他有了50万元。

创办公司

起初,戴志康想靠做软件来找工作,可没等到毕业,戴志康却成了抢手货,甚至有公司愿意出30万年薪邀请他加入,可戴志康却选择了放弃。

“当时我也非常心动,不过想一想,如果去了就要把现在所有的事情都放弃,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像我自己的一个孩子一样,是没有办法割舍的。所以不管外面诱惑再大,我觉得也没有办法动摇。”

揣着自己赚来的第一桶金,戴志康来到北京,创办了康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在跑了几十个部门,盖了五十几个公章之后,公司开张了。

刚开始招人的时候,速度很慢。“一个月面试十几个,才能招一个人,不过这样筛出来的都是真正值得一起干事情的人。”

经过两年的发展,公司从最初的几个人扩张到六十多人,其中80%都是程序员,产品份额也在业界市场内占到了50%,2005年的营业额达到了500万元。

到现在,戴志康仍然把自己的公司定性为技术型公司,他认为只有把技术做专做精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经常跟程序员说,你会十样东西也不如精通一样东西。做一件事情要非常专注、投入,哪怕一个时期只做一个事情,做到最好、最精通、最深入,做到这个领域的一流高手,或者把自己的产品做成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产品,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从收费到免费

就在公司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戴志康又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和他前几年将免费软件变成付费软件相反,他决定将已经收费多年的产品全部免费。

戴志康将公司主打的BBS零件Discuz!进行了全面免费,只在定制、技术支持等服务方面收取费用来维持公司基本的运营成本。

“这是我好几年来的一个理想,我本来想做一个大众化的、很普及的一个东西,现在产品免费后,原先想用但没钱买的这些人,就可以使用这个软件,我的用户群就可以急速上涨,这些人里面比如说有1%的人做大了,那我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我们未来的赢利模式都建立在这个庞大的用户基数上。”

免费之后,几乎每天都有1000多个网站安装Discuz!,现在的有效用户已经达到了30万左右,在中国70万个网站中Discuz!的占有率已达到了40%左右。

戴志康算了一笔账,中国现在一千个网站有600个网站是BBS的,也就是说BBS占了整个中国网站的60%、70%,“我相信我们提供这个解决方案将来会更高一些,我们估计是在80%,就是说中国有7、8万社区会成为我们的用户,我认为这个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

从收费到免费,意味着公司盈利模式的改变,从原来的单纯卖产品盈利转向靠提供产品的服务支持盈利。

“我们不是要先赚你的钱,然后再为你提供服务,而是先为你提供服务,等你做大了我们再来赚你的钱。”

二.证大投资董事长

概况

戴志康,男,1964年6月出生于江苏海门。1978年考入江苏省重点中学——海门中学。。198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主修国际金融,1985年考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继续深造。1987年进入中信实业银行总行,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1988年担任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1990担任海南证券公司部门经理;1994年创建上海证大;1998年改组证大系列公司,成立证大投资集团并任董事长至今。

简历

1978.09——1981.07 江苏省海门中学学生

1981.09——1985.07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主修国际金融

1985.09——1987.07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

1987 —— 1988 进入中信实业银行总行,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

1988 —— 1990 担任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

1990 —— 1994 担任海南证券公司部门经理

1994 创建上海证大;

1998 —— 至今 改组证大系列公司,成立证大投资集团并任董事长

茅侃侃:混世魔娃

茅侃侃,人称混世魔娃,1983年生,北京人。初中文凭,2004年正式创业,MaJoy总裁,2004年底,茅侃侃巧遇一国企老板,将MaJoy项目跟该总交流: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两个人一拍即合,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运营MaJoy,整体投资预计将要3亿。后来,茅侃侃跟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做了专门汇报

我年纪小,还难以做到通盘的权衡利弊,所以只要一个机会来了,别管好坏,就冲上去通通拿住。换一种环境,过一种体验,这不就是年轻人该干的事吗?

——茅侃侃

人生历程

1999年,北京育英中学出了一回“百年不遇”的尴尬。一个叫茅侃侃的高一男生地理会考不及格,补考,再不及格。按国家政策,他没有考大学的资格了。侃侃说,这不正好,咱就不学了。据说当时的年级主任为此头发都急白了一茬。居然出了这种人!

茅侃侃同学瘦得像一竹竿,脸色青黑,打扮嘻哈。每天睡4小时,或者两天连着一块儿睡8小时。还没结婚,可右手无名指一口气连带了两个白金戒指,一个老妈送的,一个女友送的。最喜欢去的地方,钱柜和上岛咖啡。

那几年都是这么过的:早上5点半起床,骑车10分钟去学校埋头苦干,把当天作业全部消灭掉。上课的时候就心里琢磨晚上的事儿。下午5点半放学回家,吃完饭就一个人闷在小屋里弄电脑,一直到12点。初一时瀛海威时空已经上线,申请了做一个程序论坛的斑竹,最兴奋的事就是想出各种招儿去维持论坛的发展。周末就组织活动,把论坛的人招呼到一块儿聊天。那时候,侃侃带着校队横扫北京市的计算机比赛,遇不到对手。初三又迷上了山地车,每天放学后玩山地车到晚8点,然后再弄电脑,到凌晨2点。

茅侃侃的思维习惯和行事作风就是在这个阶段成型的。他基本没有跟同龄人打交道,网上打交道的人都比他大个七八岁。一块儿玩山地车的人也多是有工作的青年人,大家谈的东西就是要做什么样的生意,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很实际。除了那些表面化的嘻哈打扮,侃侃的思考和行为要比实际年龄老道得多。好多网友在见面以后,怎么也不相信跟自己网上聊天的竟然是个17岁的小男孩!

2000年,他连考了微软和思科的计算机认证,拿着这两个招牌在家网站谋了个月薪3600块的职位。接下来三年里,足足换了有一打工作!从小网站、游戏公司、电视台、一直换到政府事业单位;从研发、策划、市场、宣传一直做到节目制作。还自己开了家公司,给人家外包研发项目。这些年真是吃尽了苦头,把自己积蓄的20多万都当学费赔了进去,当然也见识到了各行各业、各阶各层的“道道”。

2004年底,茅侃侃又一次碰上一个曾经合作过的国有企业老板。当年为他做项目,从后台数据处理到市场推广策划,效果超出了老板的预料。这一回侃侃把闷在心里想了一年的MaJoy项目跟他交流:把网络游戏搬到线下、模仿其后台数据运行,但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两个人一拍即合,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运营MaJoy,整体投资预计将要3亿。后来,茅侃侃跟石景山区政府和北京市科委做了专门汇报。

“干什么事情,你自己选择,但只要选了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好了!”这是母亲自小给茅侃侃强调的道理。在社会上混的时候,侃侃就常想这句话。香港黑帮片里常有一句话,“既然选择了,那就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你没法退出。”侃侃说,就是这个理儿

个性

4位80后的富翁当中,茅侃侃似乎最时尚,烫卷的黑发,休闲西装,牛仔裤,手机里还时不时蹦出令人捧腹的铃声。“逛,不过很可惜,明天就要回北京,重庆的是没机会逛了。”谈到自己的爱好,茅侃侃说,由于有逛的爱好,他每月的花销比其他3位似乎要多一些。“不多,两三万吧。”侃侃说得很轻松。

侃侃语录

-“生活的意义就是我现在还活着,我特别怕,我想活得相对舒服一点,就会去抗争。”

-“千万别上什么培训班,那是在浪费时间,学习和娱乐是分不开的。”

-“我是一个不善于沟通的人,最擅长的是和女生打交道。”

-“北京很多大学的学生会都是官场,我特别讨厌看到应聘简历上有谁写明是‘××学生会’的。”

-“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开车去大学校园,找找念书的感觉,但要是问我还会不会继续深造,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时间不会倒流。”

-“北京是一个讲潜规则的地方,讲究公司和人的政治背景,工作效率低,上海的创业环境相对公平。”

-“人做每件事情都要考虑好供需平衡,包括谈恋爱。”

-“重庆这个环境我感觉太好了,解放碑是一个适合娱乐的地方,这能够让一个人尽快成熟。”

求几个中国人为国争光的故事

1879年,广东佛山县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输入中国的商品,包括火柴数量都大为减少;加上五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制日本货,提倡国货,全国各地又兴起了办火柴厂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中,全国的火柴厂就增加到100多家。

1920年11月,上海的“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

工厂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研究,采用高强度的胶粘剂,解决了火柴头受潮脱落的难题;并购置磨磷机,提高了赤磷面的质量。改进后的鸿生火柴,头大,发火快,火苗白,磷面经久耐用。此后,他们又对生产技术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改进,火柴质量一再提高,鸿生成为众口一词的名牌产品,不但在国内成了抢手货,一度还打入了南洋市场。工厂的利润也逐年上升。

1935年7月,刘鸿生首先邀集国产火柴制造同业成立联合办事处,继而以此名义与美商火柴公司达成协定,成立了华中地区火柴产销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火柴生产、销售限制办法。最后,刘鸿生又以中华火柴同业联合会首席代表名义,与日商在华火柴同业会进行谈判。日商迫于华商联合会与华中管理委员会的一致行动,不得不加入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

留学海外的侯德榜,带来了在美国设计好的图纸,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测试各种机器,经过调整改进,终于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解决了大规模制碱的一系列技术难题。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质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洋碱。这年秋天,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国际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不但使中国人扬眉吐气,而且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1906年周学熙筹建“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好,所以销路很畅。启新水泥很快被全国重大的建筑工程所采用,津浦铁路上的淮河铁路桥、黄河大桥,京汉铁路上的洛河铁桥,北宁铁路上的渭水铁桥,以及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用的都是启新生产的马牌水泥;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的有名建筑,也都是用马牌水泥建造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完好无损,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挺立。

外国商人、特别是日本商人为了争夺中国水泥市场,与启新公司展开了一场殊的竞争大战。日本商人仗着日本水泥产量高、质量好,又离中国最近,大量运到中国倾销。为了挤垮启新公司,他们孤注一掷,拼命压低价格。他们的水泥在日本的销售价是每袋2.97两白银,运来中国的运费合到每袋2.5两白银,但他们却以每袋3两白银的价格出售,也就是说每卖出一袋就要亏损白银2.47两。这是一场不见刀光血影、没有呐喊冲杀的战争。启新公司也及时采取了应付措施,将原来每桶的售价2.25两白银降到1.55两白银,袋装水泥从每包1两白银降到0.7两白银。由于周学熙十分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与改良,启新公司的水泥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并且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所以日本商人那种自杀式的倾销,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启新公司垄断中国的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销量达到全国水泥总销量的92%以上。

启新公司的成功,为多灾多难的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光,也为中国人在国际上赢得了宝贵的荣誉。

以下关于洋漆:

1929年5月,天津永明漆厂在鞭炮声中开工了。经过3年多的苦战、几百次的试验,陈调甫终于如愿以偿,研制出了物美价廉的油漆新配方。陈调甫把新产品定名为“永明漆”,它成为中国油漆工业的第一个名牌产品,当年就获得了实业部颁发的奖状,不但风行国内,而且美、英、日、荷、德等国的150多家厂商都和永明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永明公司成了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的名牌企业。

陈调甫一天都没有放松过自己的研究工作。1945年,他研制出一种醇酸树脂漆,是我国合成树脂漆中的第一代品种。这种漆才在恢复后的永明漆厂投产成功,陈调甫将它取名为“三宝漆”。这是中国油漆工业中又一个超越西方的名牌产品。

此外还有中国船王卢作孚等就不说了。我最后要讲的是,中国以前是穷,但不白。而且我们当时有比得上日本美国的工业产品。这些比较要横比,不要纵比。现在我们广东人还叫香皂叫“番碱”,不管洋碱国碱一律叫番碱,只是习惯问题。

马尾造船厂建于1866年12月23日,是我国晚清洋务运动产生的第一家机器造船厂,时任总理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力排阻力,改革旧制,大胆引进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任用洋人传授造船、造机技艺。1869年,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 1871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1882年,制造了我国最大吨位铁肋木壳兵船;1889年制造出我国第一艘钢壳网甲军舰。从建厂至1907年,马尾船政经历了从跟洋人学造木壳蒸汽兵轮到1875年辞退外籍技师,自行设计建造舰船,实现了自主建造木壳—铁木合构—钢制舰船的质的转变,共制造出大小船 40余艘,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造船最多的造船厂,也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辛亥革命后,马尾船政改为福州船政局,又创设了飞机制造工程处。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等中国年轻科技人员,经一年多努力,于1919年8月,制造成功了中国第一架“甲型一号”双翼水上飞机(1910年法国的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 17架飞机,并培养了我国自己的飞行员。这使福州船政不仅是舰船的发祥地,还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

汉阳兵工厂

(本文只引轻兵器有关资料,汉阳兵工厂尚生产其他大小火炮及炮弹,均略去.)

1890年9月6日,张之洞在大别山下找到厂址,长600丈,广100丈,南枕山,北滨汉,西临大江,与省城对岸。惟需筑地基9尺,并增高堤防以防水淹。即在当地设铁厂,枪厂和炮厂....1895年8月开始小量生产,冬季重建完成,开始生产,仿造德国出品的1888式毛瑟(应是 CommissionRifle,与毛瑟无关),因为是仿德M1888式,所以定为88式,其全称为7.92厘米88式毛瑟。使用圆弹头。同时生产子弹,每月能生产十三万粒。

德国定制八八式委员会及汉阳造

1896年开工生产。第一年生产1300枝

1901年,生产2,500枝,马枪316枝。抬枪53杆。徐建寅试制棉质无烟火药成功.

1904年9月26日,张之洞奏请将湖北枪炮厂改名湖北兵工厂。当时可以日产50枝。子弹12000颗。

1904年,湖北枪炮厂又对88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88式与德M1888式不同点有:德M1888式枪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

汉阳造88式

1907年陆军部通令各省采购湖北兵工厂。除特殊需要外,不应向外洋采购,一律向汉阳厂购买,并依期付款。该年生产9,000枝

1916年9月8日,陆军部军械司在南苑试放汉阳兵工厂厂长刘庆恩(发明国造半自动第一人)所制造的新枪,名为自装枪。

毛说“解放后”中国才能制造万吨轮,事实是这样的吗?

上海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 (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

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年,5种规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机,上海新样机器厂。

中国第一辆汽车:1929年,65马力,载重为1.8吨,沈阳辽宁迫击炮厂。

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

中国第一架投入使用的飞机:1919年,甲型一号水上飞机,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至1930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已生产出教练机、侦察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7种飞机。

中国第一艘万吨轮:1920年,排水量14,750吨,时速10.5里,远洋运输轮,美国订单,此后又生产了另外3艘。

中国第一架飞机:1912年,广州燕塘广东飞行器公司(第一次升空后坠机,试飞未成功)。

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

中国第一家飞机专业制造厂:1918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3430和3668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

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

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

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

中国第一台汽锤: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刨床:1868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台铣齿机:1870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1881年,用蒸汽锅炉改制,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辆标准蒸汽机车:1882年,中国火箭号,开平矿务局工程处。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

中国第一台车床:1867年,江南制造局。

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

记得上学的时候地理老师可是说旧中国“没有一滴石油”,是李四光在新中国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

近代开采延长石油,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延长油矿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陕西巡抚曹鸿勋奏准朝廷,拨银8100两为资<屯垦经费),开办延长油厂,并令知县洪寅为总办。经武汉化验油质,成分特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五日开钻,在延长县城西门外打出第一口油井,初日产量1.5吨。这是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称老一井。此井钻采成功,标志着中国工业开采石油的开始,从此揭开了中国石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油的历史。

独山子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与甘肃玉门、陕西延长同称为中国最早的三大油矿.

1935年,有“中国甘蔗制糖之父”之称的原顺德糖厂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甘蔗制糖厂,这个中国最老、也是最大的甘蔗制糖厂后来发展成现在的顺糖集团

薛广森,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生于顺德龙江。17岁去香港在船厂做工,学成一手出色的机械技术。薛氏借为停泊珠江的英国油轮“青龙号” 检修机械的机会,设法将船上的柴油机全面拆卸,绘出图纸,测得数据,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在1915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柴油机,不久就成批投产,引起国外工业界人士的惊异。

十九世纪清朝末年的1898年,第一台美国“老狗”牌(NEWHOME)缝纫机输入中国;1910年,美国胜家缝纫机从上海、广州等口岸大量输入,很快垄断了这些地区的缝纫机市场。

1928年,上海龙华人计国祯力求改变这种局面,他曾预言:“将来有一天,每家女儿出嫁,都要有一台缝纫机做陪嫁!”于是他开设了胜美缝纫机厂(取名“胜美”是要胜过美国,胜过“胜家”),成功试制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家用缝纫机,开创了中国家用缝纫机工业的起点。

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袁隆平试验杂交水稻等等